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环球即时:精子危机来了?答案可能与想象的不太一样

时间:2023-04-15 11:11:12     来源:扬子晚报

精子,被称为“生命的种子”,是人类繁衍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


(资料图)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精子的生存状况却在不断面临挑战,而由此导致的不育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不孕症患病率估计(1990-2021)》报告显示,全球约17.5%的成年人(约占1/6人口)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且有增加的趋势。不孕不育在全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一种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尽管报告中没有明确指出不孕不育的男女比例,但据不完全统计,不孕不育中男性的比例占到50%左右。

今年以来,“精子数量告急”“多地精子库呼吁大学生捐精”“志愿者精子合格率不到20%”等词条频上热搜,男性精子话题热度空前。

精子危机真的来了吗?精子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近日,潮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男科领域专家,并探访了人类精子库,试图从中找寻精子生存状况的答案。

精子危机来了?

精子危机真的来了吗?在全球范围内,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似乎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人类精子发展趋势的研究不断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哈盖·莱文领导的一项研究。

该项研究收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53个国家的男性精子数据,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发现,1973年至2018年期间,男性精液浓度从平均每毫升1.01亿个精子减少到约4900万个,浓度减少约51.6%,精子总数量减少约62.3%。

哈盖·莱文团队研究的1973年至2018年人类精子数量趋势图。图源《人类生殖更新》期刊

而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在加剧。2000年以前,下降速度约为每年1.16%,2000年后则达到了每年2.64%。

据此,研究者警告称,精子数量下降的趋势如果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

在我国,精子质量下降同样不是一件新鲜事。今年年初,国内多家人类精子库“志愿者精子合格率不到20%”的消息,就曾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早在2017年,发表在学术期刊《生育与不孕》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湖南精液研究项目观测了三万多名中国年轻男子的精液质量,结果发现,合格捐赠者的比例从2001年的55.78%下降到2015年的17.80%,不足原来的1/3。

各地志愿者捐精的合格率真有如此低吗?潮新闻记者日前分别致电了北京、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的人类精子库,并查阅了部分地区精子库的公开报道,发现大部分精子库捐精合格率都在20%至30%左右,少部分地区甚至不到20%。

为了更近距离了解精子的生存状况,潮新闻记者走进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浙江省人类精子库。该精子库建于2005年2月,是全国第六家人类精子库,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精子库。

从精子库门口往里走,分别是接待室、取精室、实验室和储存室。在储存室内,潮新闻记者看到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液氮罐,工作人员正在往其中一个罐里放置志愿者最新捐赠的精子。

浙江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正在存放精子。记者 卢一 摄

“液氮温度在零下196摄氏度,可以长期有效地保存志愿者捐赠的精子,目前这里的精子储存量在5万份左右。”浙江省人类精子库主任盛慧强说。

他告诉潮新闻记者,储存在精子库的合格精子,将会通过定点医院提供给有受孕需求的不孕症患者使用,“所有志愿者的精子都是通过层层筛选才得以保存的。”

志愿者捐精合格率有多少?盛慧强表示,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的合格率也不是很高,近几年大约在20%至25%之间波动。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和我们建库初期比起来,还是可以看到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些年合格率可以达到40%以上。”盛慧强说,从精子库的捐献人群来看,精子质量的下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但盛慧强也强调,精子库定义的合格标准比常规标准要高很多,比如浓度要求6000万每毫升以上,活力要求60%以上等,而且还对精子的形态、耐冻性都有要求,“所以精子库捐精的合格率普遍不高。”

那么按照现有精液常规的标准,近些年男性精子的合格率有显著下降吗?为此,记者又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访了该院泌尿外科男科中心主任吕伯东教授。

浙大二院泌尿外科男科中心。记者 卢一 摄

“精子的参数并不能完全预测自然怀孕,但临床上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潜力的基本步骤。”吕伯东告诉潮新闻记者,目前最新参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第六版提供的精液分析标准参数,其中包括精子的三个重要参数,精子的数量(总数39×106/ml)、活力(前向活动精子30%,总活力42%)和形态(正常形态4%)。

“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近些年不育夫妇因男性精子问题就诊量确实在逐年增加。”吕伯东说。

在吕伯东看来,门诊量的显著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男性精子问题的日趋严峻。他认为,尽管国内外在人类精子质量趋势研究的问题上仍有些争议,但是总体趋势是很显然的,“人类精子数量和质量确实在不断下降,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严峻,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精子该是什么模样?

精子是怎么来的?正常的精子又是什么样的?

吕伯东给潮新闻记者做了简单的科普——

精子是在男性睾丸中产生的。睾丸内有许多小管道,称为曲精小管,这些小管道内含有许多细胞,称为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变化后,最终形成精子,并储存在附睾中,和附属性腺的分泌液一起等待射出体外。

男科实验室中被定义为正常形态的精子。图源中华医学会

一般来说,正常的精子可以从数量、活力和形态三个维度来判断。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标准,正常精液中每毫升的精子数量应该高于1600万个。而且正常精子应该具有强烈的游动能力,可以快速前进,同时具备穿透卵子外层的能力,结合受精。

从形态来看,正常精子的形态应该是规则的,头部呈椭圆形,颈部、尾部逐渐变细,形似“小蝌蚪”,长约50微米左右。

此外,正常精液应该在30分钟内液化。“所谓液化,就是指精液从刚射出体外时的胶冻状逐渐变为稀薄的液体,使得释放的精子更容易到达女性子宫,完成受精。”吕伯东解释道。

但无论是精子库捐精还是临床门诊,男性精子在以上三个维度碰到的问题都层出不穷。

盛慧强说,精子库在筛选合格精子时,经常能看到一些“歪瓜裂枣”的精子形态,比如尖头的、断尾的,还有不少游动能力弱的,甚至不动的,“如果这些状态的精子在精液中的比例过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生育。”

图源《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在威胁精子的生存?

吕伯东表示,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可能与环境因素如污染、化学物质暴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其中,环境可能是一大主因。

“男性接触了有害化学物质,如污染物、辐射和重金属等,都可能会对精子产生不良影响。”吕伯东说,精子对温度非常敏感,过度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如热水浴、桑拿房等,也可能会损害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另外比如饮食。均衡饮食是维持精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营养不良或摄入过多的脂肪、胆固醇和糖类等都可能影响精子的数量和质量。膳食中缺乏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E、锌和硒,也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精子的‘死敌’。”吕伯东介绍,包括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此外,久坐、熬夜等也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不过,吕伯东也表示,除了环境污染、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外因,男性遗传因素及疾病等导致的内因也不容忽视。

“临床上,睾丸疾病、生殖道阻塞、精浆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精子的状态,进而影响生育,这些就必须依靠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手段来根治或缓解。”吕伯东说。

精子保卫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7.5%的成年人受到不孕不育的影响。

在我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进展与展望报告》提示,中国成年人不孕率高达10%-15%,将近5000万人群面临不孕症的困扰。

目前,不孕不育正在成为一个重大而普遍的健康问题。男性作为不孕不育的其中一个主体,一场精子保卫战也正在打响。

首先是来自精子库。

1960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人类精子库。1981年11月,湖南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紧接着在其他城市也陆续建立了规模不一的人类精子库。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29个人类精子库。

浙江省人类精子库实验室。记者 卢一 摄

4月8日,第一届全国精子库未来发展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全国29家人类精子库主任首次围绕精子库安全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遗传筛查应用和新技术开发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盛慧强告诉潮新闻记者,人类精子库最主要的目的是治疗不育症、预防遗传病和提供生殖保险,通过不断交流、合作,今后将持续对人类繁衍以及生殖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浙江省人类精子库为例,迄今为止累计冻存精液标本12万余份,先后向全国40余家生殖医学中心提供合格冷冻精液7万余份,至今已有1万多名子代出生。”盛慧强说。

浙江省人类精子库储存室。记者 卢一 摄

此外,盛慧强也提出倡议,对于短期内无生育计划的育龄男性、从事对男性生育力有损伤风险的职业男性、可能影响男性生育力治疗方案的患病男性,以及需要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不育男性(少、弱精症)等,可以到人类精子库冷冻保存自己的精液,为健康的精子上一份“保险”。

除了精子库,医学界对男性精子质量及病症的治疗和研究也正在不断加强。

吕伯东表示,过去不孕不育的诊疗对象更多的是瞄准女性,但实际上男性在夫妻不育因素中的占比高达50%左右,因此男科的发展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目前医疗界对男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三甲综合性医院都设立了男科诊疗中心,这将对男性生殖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吕伯东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1年7月发布的《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六版中,对人类精液检查与精子评估指出了新的方向,对我国男科学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六版

吕伯东说,针对男性精子主要疾病,如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等,目前常用抗氧化剂、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中药等联合施治,如果存在感染因素的,可以联合抗生素治疗。

“对于不适宜药物或手术治疗或治疗无效的患者,根据不育夫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是可能实现怀孕的唯一有效方式。”吕伯东介绍,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以试管婴儿为例,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将更大程度上帮助不孕症患者实现生育。

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公开表示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又为辅助生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吕伯东表示,国内外针对男性精子质量问题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改善都可能对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一些新的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治疗等也正在研究中,但它们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为了精子的健康和正常的繁衍,人类一直在努力。”吕伯东说。

(潮新闻 执笔 卢一)

X 关闭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