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减肥悖论:减肥的不胖,胖的已躺平? 今日讯

时间:2023-06-28 09:10:29     来源:中国食品报

哮喘、睡眠障碍、脂肪肝、高血压……这些疾病都与肥胖密切相关。《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上升,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专家表示,过去二三十年,国内肥胖率、超重率一直在上升,基本上每年上涨1个百分点。然而,现阶段国内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肥胖防控体系,肥胖治疗也比较滞后。

错位的减肥


(资料图)

“2016年我胖到160多斤,后来尝试了只吃肉、蔬菜、水果的节食法以及运动减肥等方法,瘦到了108斤。去年4月,我又胖回160多斤。”赵女士说,她属易胖体质,身高1.6米左右,去年那次复胖后特别难减下来,之后,她通过使用网上搜的减肥药,瘦到118斤。今年过年后,因暴饮暴食,她的体重又增加至140斤左右。她已打了5针“网红减肥药”司美格鲁肽,第一次打0.5毫克,之后4次都打0.75毫克,现在体重121斤。她打算瘦到110斤再停药。

赵女士是目前国内热衷减肥群体的缩影之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主治医生朱满生表示,现在出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错位现象,即有身材焦虑、比较注重体重管理的人,往往是那些本身就不太胖的人。与之相对,本身就已属于超重或肥胖的人,反而不太关注减重。

“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健康的胖子,不愿意去改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陈伟透露,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大约1/4的人不愿行动,改变肥胖。

“患者给出各种理由,实际上内心并不是很想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有的患者说,‘少吃东西会胃疼,最好是让我不胃疼,还能减肥’。”陈伟说,这种说法是在隐晦表达,少吃会饿,所以不能饿着。

朱满生在接诊中,遇到过一个身体质量指数BMI为55的超级肥胖者,其肥胖状态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这种肥胖通过单纯的药物、饮食、运动,已经很难解决,符合减重手术指征,但这名患者接受手术的意愿并不强烈。”朱满生说。BMI是筛查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大部分欧美国家将成年人BMI≥25定义为超重,BMI≥30为肥胖;国内建议将成年人BMI≥24诊断为超重,BMI≥28为肥胖。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委王友发表示,目前,国内肥胖和超重人数的占比已不容忽视,但肥胖人群的肥胖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

在美国,真正到医疗机构寻求帮助的肥胖患者也不多。2016年,发表在美国肥胖协会的官方医学杂志《肥胖》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超过2/3的成年人超重,超过1/3的成年人肥胖,6.4%的人极度肥胖。尽管美国有近一半成年人应接受肥胖治疗,但只有2%的肥胖成人接受了抗肥胖药物治疗。

全球肥胖情况也不容乐观。世界肥胖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预测,如果预防、治疗等得不到改善,未来12年内全球将有51%的人口,即超过40亿人肥胖或超重。其中,肥胖人数近20亿,意味着每4人中就会有1人属于肥胖。

在陈伟看来,减重是否有效,不应单看体重下降了多少斤,也要看其他指标的变化,比如血糖下降多少,脂肪肝是否消失等,从长远看,减重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是否有减重必要,不完全看BMI。陈伟此前接诊的一名患者BMI只有19,看起来很瘦,但通过检查后发现,这名患者体内脂肪含量很高,内脏和腹部脂肪含量已达到38%的比例,比同样体格正常的健康人要高出一倍多。“这种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但如果不到医院检查也很难发现。”陈伟说。

被热量“绑架”

一部分减脂人,正困在卡路里数值里。吃饭前一定要先查阅食材热量,饮料要喝零卡无糖的,哪怕运动也要仔细计算出消耗的卡路里……这种计算卡路里的狂热,正在社交媒体上流行。

此类风潮,来源于减肥最底层的逻辑:摄入热量要少于消耗热量,制造热量缺口。在这种逻辑下,食物的热量标签被无限放大,催生了0热量食品的火热。在气泡水行业,“0糖0脂0卡”几乎已经成为常规操作。而消费者也越发愿意为这几个“0”,付出更多的金钱。以元气森林为例,2018年,成立才两年的元气森林营收不过2亿元,但靠着“0糖0脂0卡”的概念,其次年营收就飙增到6.6亿元,2020年更是高达27亿元,2021年变成了70亿元,实现业绩近3倍的增长。

然而,减肥并不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实际上,卡路里只能作为减脂参考。一方面,严格的数值计算往往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另一方面,卡路里这一概念本身的计算方法与人体对热量的吸收原理并不一致。而食物之间的热效应差异更会导致即使是同样卡路里的不同食物,也会在体内转换为不同的热量值,再加上个人体质的不同,种种因素都会使严格计算卡路里成为幻影。

根据测量,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热效应为本身产生能量的5%—6%,脂肪为4%—5%,蛋白质为30%—40%。也就是说,同样都是200大卡的食物,选择吃蛋白质可能会比吃碳水更容易瘦。

总结来看,卡路里的计算绝非加减法那么简单,过于严格的衡量不仅不切实际,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带来暴饮暴食的冲动。

早在1999年,研究人员就发现,卡路里计算与有意识的节食、独自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有关。而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卡路里追踪器的学生会报告更高的饮食紊乱程度。

实际上,在减脂过程中,营养与饮食结构或许才是更需要被关注的因素。2018年一项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曾证明,痴迷地计算卡路里并不是削减腰围的关键。研究人员监测了600多名超重成年人的饮食。尽管受试者没有专注于减少卡路里,但基于低脂或低碳饮食,他们在一年中平均减掉了约12磅。

“如果你减少淀粉和糖分,并增加蔬菜等健康食品,体重自然会下降”,塔夫茨大学心脏病专家和营养专家Dariush Mozaffarian表示。

而在另一项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也发现,在同样能量摄入的情况下,高蛋白饮食或低碳水饮食组的实验参与者在12周内有更明显的减重。

目前,较为被推荐的营养素与热量摄入总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30%、碳水化合物40%、脂肪30%,这种饮食结构被认为较接近原始饮食法。

多学科诊疗

近年来,国内肥胖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提高。2015年以来,相关权威部门或机构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实施方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等多份文件。

尽管如此,国内肥胖率的增长趋势并未得到明确缓解。2021年7月,中国疾控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公布的中国成人身材最新数据显示。2004—2018年期间进行了6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共纳入了64.5万名年龄在18—69岁之间的参与者。结果发现,2018年,中国18—69岁成人中,约有8500万肥胖人士,其中男性为4800万。2004年,中国肥胖人士仅2800万。也就是说,仅14年里,中国人的肥胖率从3.1%上升到8.1%。

肥胖对现代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据2021年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每年有超过1900亿美元用于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2021年6月,王友发团队领衔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文章预测,2030年,中国因超重和肥胖产生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

肥胖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陈伟分析,对个体来说,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前者包括下丘脑性肥胖、15号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小胖威利综合征”导致的身材肥胖等,后者包括暴饮暴食、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精神类药物等引发的发胖。陈伟称,长期服用前述药物,很多人会增重50—60公斤,又因为无法随时停药,肥胖趋势无法逆转,减重很困难。

随着对肥胖研究的加深,越来越多医学和科学组织开始将肥胖视为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将肥胖定义为疾病。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2013年,美国医学协会承认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需要就医。

在陈伟看来,国内应将肥胖纳入慢性疾病管理中以得到有效治疗。临床中约80%以上慢病相关疾病都和肥胖相关,如人们所熟知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梗等。已有研究显示,只需要减重5%—10%,就能使得慢性疾病得到缓解甚至完全缓解,如高血压下降、血糖恢复正常、脂肪肝消失等。

“目前的肥胖防治,一般先采用管理生活方式和改变行为的基础治疗,比如合理饮食、加强身体锻炼,戒烟、限酒等。当这些改变不起作用时,可以借助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辅助减重。对同时患有严重代谢性疾病的重度肥胖者,可以通过手术减重。”陈伟说。

朱满生介绍,减重手术主要有两类,即胃旁路术和切胃手术。现在也有通过胃内水球手术达到减重目的,不过具体疗效不明确。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开展这项手术,主要用于手术前预减重,并非将其当作确切减重措施。朱满生称,肥胖涉及心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的、ICU、睡眠呼吸中心、骨科等多个专科,目前亟须多学科肥胖诊疗模式。

陈伟提到,整体而言,现在减重手段很缺乏,需要将诊断和治疗,专业医生和药物、手术等都纳入肥胖病管理中。今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形成了由内分泌科和营养科联合出诊、同时召集心理科和康复科协同参与的肥胖诊疗中心。“对重度肥胖者,营养科和内分泌科综合评估后转诊到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肥胖患者想到医院咨询肥胖问题,在营养科和内分泌科挂号都可以。”陈伟说,他所在的营养科,每年接诊3万人次的肥胖者。目前,营养科约有5名专职医生跟进减重,每周二下午,5个诊室只为肥胖病人看诊。“改变肥胖需要时间,更要提倡全民健康健身意识。”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6月28日03版)

(责编:韩松妍)

X 关闭

最新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